▌补贴的结果是劣币驱逐良币决然补不出来特斯拉
2015年庞大的新能源汽车销量都由哪些车型支撑?这是30多万辆产销数据必然引发的疑问。销量的背后是市场份额的分割,而更多业内专家也指出,介于低速电动车与全新研发平台之间的廉价小微电动车,确实成了2015年中国新能源市场最大的赢家。
数据显示,2015年国产纯电动乘用车总销量在13万辆左右,其中廉价小微电动车占据66%的份额。但与总销售量数据带来的皆大欢喜不同,主流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对这张榜单颇有意见。“这是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”,某汽车国企新能源业务总监谢华(化名)称。
目前排在销量榜前几位的,都是价格低廉的小微电动车。这些车大多是在原有的A0级车身基础上,进行简单的加装三电系统改装而成,是开发成本低、技术含量低、价格低的“三低产品”。其挤压的却是投入大量资金,在全新平台上研发的高技术含量的全新电动车。
其实,鉴于目前全球电动车市场启动的艰难性,当下的电动车浪潮仍然存在再度失败的可能性。电动车当下还处于过渡性阶段,而这个过渡期间需要通过政府的补贴和帮助来度过,用补贴来说服部分消费者购买电动车,到量化生产或者到电池技术上有突破的阶段,价格慢慢会降下来,它才会变成一个商业化产品。
但问题是政府的补贴能维持多久?价格下降取决于技术上的突破,但谁也无法预言什么时候才能发生。也许明年,也许要过20年。政府的决心,技术的瓶颈……如果无法合力齐上,电动车到最后失败的可能性就会很大。鉴于前几次电动车产业化失败的教训,我个人对当下这场电动车革命失败的可能性持保留态度。